檗黄粉蝶 Terias blanda

种类

  • 中文学名:檗黄粉蝶
  • 别 名:亮色黄蝶、台湾黄蝶
  • 拉丁学名:Terias blanda
  • 命名者:Boisduval ,1836
  • 界:动物界
  • 门:节肢动物门
  • 亚 门:六足亚门
  • 纲:昆虫纲
  • 亚 纲:有翅亚纲
  • 目:鳞翅目
  • 亚 目:双孔亚目
  • 科:粉蝶科
  • 属:黄粉蝶属
  • 种:檗黄粉蝶

介绍

形态特征

成虫 湿季型:雄虫:平均体长15mm,翅展47.7mm。触角长度比前翅长度的1/2稍短,黑白相间(端部几节除外)。胸部和腹部黄色,上部很暗,胸部和腹部基部被黄色和黑色毛,沿腹部背板的侧缘有1条黑纵线。前翅顶角有些成角度,端缘稍凸。后翅前缘的基半部稍拱;端缘钝圆;Rs脉独立出自中室上缘。翅正面柠檬黄色。前翅前缘的黑边通常窄,其内缘模糊;黑色端带通常窄,其内缘从翅前缘到M3脉斜而不规则,在M3脉处呈直角到钝角,在cu1室的凹陷比在m3室的凹陷更深,或两者相等;中室端斑缺;缘毛黑色。后翅黑色端带通常窄,靠近顶角和臀角部分逐渐变窄,其内缘较清晰;缘毛黑色,混有黄色,有时为纯黄色。反面底色几乎与正面相同,没有黑色雾点。前翅顶角斑缺;中室内有3枚斑,但基部1枚有时只有痕迹;中室端斑为1枚不规则的环纹,经常在r5室基部伴有1枚微小的三角形斑;臀角斑缺;性标淡橙红色,狭长,通常止于Cu2脉分出点的近前方;除小的脉端点外,在外缘各翅室的中部还有弱的小点;缘毛黄色混有黑色。后翅有1列弱的亚缘斑,排列成1条不规则的波状线,其中靠前缘的1枚为逗号状;环状的亚基斑(经常呈8字形)通常存在于cu2室和r1室以及中室中部;1枚小的基斑有时出现在近前缘处;中室端斑几乎与前翅相同,但较大;小的脉点形如前翅;缘毛黄色。雌蝶:平均体长15.6mm,翅展48mm;形态与雄蝶相似,但有以下不同:翅面底色淡柠檬黄色,反面颜色更浅。两翅正面的基部有较多的黑色雾点。前翅正面的中室端斑有或无;前缘的黑色带较阔,其内缘较模糊;黑色端带较阔,其内缘较模糊,特别是在后翅。反面臀角斑缺。

干季型:前翅正面的黑色端带较窄而其内缘的凹陷较湿季型深,其内缘有时平滑;前缘的黑边很窄,经常消失。后翅的黑色端带比湿季型窄,有时退化成脉端点。反面的大多数斑纹较发达,通常带有各种程度的褐色。两翅基部有时有浓重的黑色雾点。前翅有亚顶纹,有时顶角外缘有斑点;臀角斑缺。后翅近前缘有亚端纹,几乎与中室端斑相连。

雄性外生殖器:背兜阔,背面观三角形,背中有些凹陷,完全骨化;爪形突通常很短;囊形突有些短粗;抱器瓣长宽几乎相当,端部中央有2枚短小的内突: 1枚位于中部,1枚位于端缘,腹缘有2枚较长的内突,其基部相互靠近,其中一枚的端部扩大,它的外缘通常锯齿状;阳茎细长,端部有微刺突;阳茎端基环弱骨化,宽叶状,基部具短柄,端部中央深裂。

雌性外生殖器:第7腹板的后缘稍呈弧形;产卵瓣长;前表皮突几乎直,比后表皮突稍长,其基部背缘有1明显的疣突;交配孔开口在生殖片的前端,暴露;囊导管比囊颈稍短,有些粗,膜质,但前1/3弱骨化;囊突大,上有许多小齿突。

卵 纺锤形,长1.1-1.2mm,宽0.46-0.55mm,卵壳上有上下纵向隆起线14条。初产卵为乳白色,孵化前逐渐变成黄色或深黄色。

幼虫 老熟幼虫细长25-36mm,圆柱形,头部黑色,体色黄绿。每一体节有数条横列皱纹;体背生有密而整齐的黑瘤,有的瘤上长有白毛或黑毛。

蛹 刚化蛹时为紫红色,随后逐渐变成褐黑色或黄色,低温的颜色较深。蛹长19.5mm,宽6.3mm。蛹两端尖细,由于翅芽突出,使中间膨大,蛹体近似三角形。

生长环境

寄主植物:格郎央 (顶果木)、格木、白格、黑格、凤凰木、石榨、铁刀木、火力柿。

资源来自于网络,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,如果您喜欢请向原作者或服务商购买正版。
本站提供下载的资源全部保持原版格式无本站水印,所有资源严格筛选,有更高要求的网友请绕行。
蝴蝶迷» 檗黄粉蝶 Terias bland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