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黄毒蛾 Euproctis recurvata
种类
- 中文学名:环黄毒蛾
- 拉丁学名:Euproctis recurvata
- 命名者:Leech,1899
- 界:动物界
- 门:节肢动物门
- 亚 门:六足亚门
- 纲:昆虫纲
- 亚 纲:有翅亚纲
- 目:鳞翅目
- 科:毒蛾科
- 亚 科:毒蛾亚科
- 属:黄毒蛾属
- 种:环黄毒蛾
介绍
形态特征
翅长22mm,体长20mm。头黄褐色,头顶有长毛丛,触角丝状,下唇须短小,3节,2、3节之和只有第1节的长度,复眼大约有头部的4/5,赭棕色,小眼面上有蓝色光泽。胸部背面黄褐色,披有长毛,腹面色浅呈灰黄色。前翅正面灰黄色,有橙色光泽,特别是翅基部及后缘更为明显;翅面有稀疏的但很不规律地分散着的黑色长形鳞片,尤以中室外侧及外线部位的较密集,形成两条自顶角内侧至后缘中部的深色细纹,两纹中间色偏浅,接近粉黄色,缘毛灰褐色;后翅污白色,半透明,缘线黄褐色,缘毛及后缘基部黄褐色;前翅及后翅反面灰黄色,前翅上的黑色鳞片较正面更稀疏。前、后翅脉的R2与R3合并,R4不是从中室顶角伸出,而是从R1与R2+3脉的柄上伸出,Cu2脉达到翅的外缘。翅脉构造如图122a。胸足褐色,前足胫节无胫距,爪有中叶,中足发达,长于前足及后足,足的两侧毛长色亦深,后足胫节稍弯曲但不特化。腹部灰黄色,各节间有棕褐色环,侧板上毛较长。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6~29mm,最宽处3.5~4.5mm,在腹部第2节。身体一般为长筒形,头部褐黄色,宽3~4mm,高稍大于宽,额高稍短于冠缝,额片呈长三角形,上角尖,下方两角钝,下额片宽,下端不与唇基相连接,额缝稍弯曲,唇基片白色,触角较短小,冠缝两侧至颊区间有隐约可见的云形斑纹。上唇背面缺切浅,只有上唇高的l/6,缺切近三角形,缺切内上方有圆珠形深色斑,斑的两侧有至外缘的浅色褐斑,前缘较直,外缘呈弧形,内侧有长卵形黑斑,上唇基片长条形,前缘及后缘直;上唇腹面斑纹与背面近似,只是中部两侧有星状散点,近下方有锥形毛3对,基片稍向上方隆起。上颚具6齿,以背面观1齿小而尖,其他5齿宽狭近相等,中间2齿明显长于其他齿,各齿间有明显的缝隙,基部外下方有明显的缺切;上颚腹面观,除中齿明显粗而长外,其他5齿向两侧排开,各齿间有条状槽直达中部,中间有较大的洼陷区,基部中间向外隆起,两侧内陷。单眼6枚,第1单眼明显大于其他单眼,与2、3单眼呈弧形排列,4、5、6斜排成1线,单眼上方至头顶间的颊区有隐约的褐色浅斑,单眼的形状及排列。下唇及下颚复合体长稍大于宽,吐丝器长锥形,向后下方伸出,长达亚额中部,亚额扁宽,前额卵圆形,额圆筒状,下颚须及外颚叶粗大,负须节扁宽
幼虫长筒形,未被寄生前呈乳白色,被寄生后体色污白至灰黄色,毛基片呈赭褐色;胸足较发连,基节盾形,宽大于高,腿节筒状,胫节高大于宽,前半稍变狭,跗节长,前半细,爪长而尖,内下侧有凹槽。腹足趾钩排列似梅花形,分成5个三角形块,趾钩数量自下而上逐渐递减,身体末节上的臀板盾形,臀足小,近似乳突状。气门椭圆,气门筛黄褐色,围气门片狭,呈黑色。
蛹:黄褐色至棕褐色,胸部颜色较腹部深,腹部各节呈棕色环。蛹长20~22mm,宽5~6mm。头顶有隆起的角形突,触角在头顶两侧呈“八”字形分开,末端达中足基部上方,各节问缝明显可见,上唇呈半月形在额的下方,两侧与复眼相连接,下唇须粗壮,两侧并拢呈锥形,下颚在下唇须前方呈泡突形,中部上方与复眼分开;前足上方与复眼相连,下达前翅长的3/5,前足腿节可见,中足上方基部被触角末端所掩盖,下方稍短于前翅末端,后足在前后翅末端外露,呈两个肾形瓣;前翅表面光滑,下方达腹部第3节中部,后翅在前翅下方外露;腹部腹面4~6节上可见到腹足痕迹,中间有瘤状突,第7节中部有隆起的泡状带,8节上外侧有瘤1对,9、10节间有泡突,末端光滑;蛹的侧面观前胸及中胸背板上有皱褶及不规则的小颗粒,腹部各节背板及腹板上有向下弯曲的钩形齿,3~6节上有由小齿排列成的横带,长可延伸至气门外侧
分布
上海,浙江(宁波),江西(大余),湖北,四川(长宁,峨眉山)。
本站提供下载的资源全部保持原版格式无本站水印,所有资源严格筛选,有更高要求的网友请绕行。
蝴蝶迷» 环黄毒蛾 Euproctis recurvata